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
[開箱] 當數位遇上傳統 Minolta X-70 / XG-M
「小時候總是喜歡躺在草地上抓著模型飛機,天馬行空似的追逐夢想;
長大後反倒迷戀蹲在鐵軌旁聽著蒸汽火車,復刻記憶似的走回歷史。」
現在想起來還真是矛盾.....
我,開始接觸拍照的時間其實也沒有很久,幸運的是剛好家人在數位相機萌芽的時代買了一台Canon S50,
而正式來說,大概是老哥在大學期間買了第一台類單眼Minolta a200之後,我才漸漸地迷戀上攝影這件事。
「拍照,可以穩定心情,可以培養觀察力,
更特別的就是能從小小的觀景窗中發現大大的世界。」
隨後,拜科技之賜,數位相機開始大量地研發、生產與製造,功能新鮮有趣,造型五花八門,
早期可能是中產階級的知識份子才能享有的興趣嗜好,現在幾乎每個人手邊都有一台數位相機了,
但拍照在彷彿有著無窮子彈的數位時代底下,我們變成盲目似、無感似地隨便恣意按下每一張快門。
所以我又重新回到底片機的時代,開始摸索未知的一切,
拍攝手中的每一張照片,都是必須經過設定光圈、快門,再慢慢地調準好對焦距離。
然後送到相館沖洗之後,才會知道這張照片是否成功。
過程或許看起來很複雜,但是就是抱著這份「期待」,攝影似乎又更有趣了,
而且,平均下來一張照片的成本大約要十元,於是變成會好好地珍惜每一次的拍攝。
聊了這麼多,就是為了要帶到我最近新買的這台底片機 - Minolta X-70。
當然底片機又分成「傳統相機」與「自動相機」兩種,
簡單來說,前者是必須手動對焦,後者則是半按快門就可以自動對焦。
而在底片機的時代,最有名的就是「Nikon」和「Minolta」,後者則是在05年SONY買走了,
SONY這隻大怪獸讓Minolta正式走入歷史,所以自然很多人都沒有聽過這個做鏡頭起家的相機老牌。
這陣子突然掀起玩傳統相機的風潮,而最為經典的首款就屬「Nikon FM-2」,
也就這樣在二手市場的身價被哄抬的相當高,我在找尋傳統相機的時候則是一直找不到合理的價位;
所以,我開始研究Minolta家的傳統相機,首選當然就屬「Minolta X-700」,其功能性能與FM-2幾乎一樣,
最後我選擇的則是它的後繼機「Minolta X-70」(北美銷售則是以XG-M字樣),與X-700兩者有著極為相似的外型。
鏡頭則是搭配Minolta自身的MD鏡 - ROKKOR 50mm/F1.7,
我不考慮變焦鏡,所以從50mm/35mm/28mm等定焦鏡尋找,預算考量則是就先買了這顆最便宜的50mm。
我很喜歡這款的機身造型,特別是充滿著金屬質感(相較X-700則是塑膠感比較重),
Minolta的LOGO設計也很有風格,可是陪伴許許多多老相機迷的年輕歲月。
機頂由左至右則是底片感光、曝光補償、快門轉盤、電源開關(支援電子測光)、快門鍵、過片桿;
這是一台全手動傳統相機,不過特別的是X-70有A模式(光圈先決),至於準不準等我多拍幾卷後才知道了。
簡潔的機背,與觀景窗的部分,
前一位主人有細心照顧,所以機身的狀況基本上是不錯的。
其他外觀部分。(完整相簿連結:Minolta X-70 SLR)
寫文章的同時,我才發現有「底片感光轉盤」這東西,而它是一直停留在800的位置,
天啊!也難怪我這一、兩週在拍的時候總覺得測光表的快門時間怎麼都那麼短,
每張在室外拍的照片都很擔心是否會過曝,所以也就拍的不多了,
花了兩捲底片學會了一次經驗,至於拍照的成果如何,
就請各位和我一起期待了吧!
最後,我想這是我這幾個月以來,花最長時間寫的一篇網誌了......(呼!)
2010年11月28日 星期日
[隨拍] 夜空
夜景再美,
若身旁沒有人陪著一起觀看,
也是枉然。
煙火再燦爛,
劃破漆黑的夜空之後,
留下的只是孤獨與寂寞。
今夜
我在南崁大古山。
隨拍後記:
Canon 400D的曝光時間最慢只有到30sec,
而我又沒有帶到快門線,腳架也是一般的腳架不耐重,
當晚的陣風超強,好怕相機就這麼地被吹倒,這幾張的表現效果欠佳,請多包涵了。
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
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
[網誌] 慶賀!總瀏覽量突破六位數!
Goggle Blogger的瀏覽網頁計數功能是在今年六月份之後才有正式有新增的(而部落格已經成立即將滿四年了),
這剛好也是我將網誌文章從一開始的「心情/昕晴」文章,直到研究所考試期間較多的「新聞/傳播」文章,
慢慢轉型成現在主要以「相機資訊」與「攝影分享」的風格走向,而漸漸地吸引越來越多人前來搜尋與瀏覽,
短短地幾個月就突破六位數的里程碑了,這是無名的人氣正妹才辦得到的網站流量,實在是太感謝各位了啊!
「寫部落格」慢慢變成我的一個興趣,也是我下班之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(就算加班到九點、十點還是要寫寫寫),
雖然這些瀏覽數字並不能代表什麼,我也不能因此從中獲利什麼,不過「有人看」當然是支撐我「繼續寫」的最大動力,
修照片、寫文章、逛逛mobile01_相機版和PTT_DSLR版,以及回覆給網誌內留言的朋友,已經成了我每日的例行公事了,
我正學著欣賞其他攝友的文字與照片,學著參與其他網友的溝通與分享,學著吸收與包容這些可能和自己沒有關係的這一切。
寫文章就和拍照一樣,只是要一股動力與決心就夠了,
對於我而言,我只是希望到了我老了的時候,或者是哪一天突然不見了,
可以藉由這些文字和圖片,證明我曾經呼吸而存在,證明我曾為了一件事情而努力過。
十二月,我可能會加班加到死啊!
公司裡面的工作量隨著年底的靠近也越來越大了,
同時也是我充滿許多美好回憶也有很多悲傷回憶的十二月,
為了這即將來到的這個又愛又恨的「甜蜜十二月」,我已經準備好了!
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
[攝影] 我的第四捲LOMO作品
這一卷沖洗好的LOMO一直忘記放上來,時間都有點久遠了,
大概是記錄八、九月份隨手拍的一些照片,走過桃園與新竹的街道、中央大學校園等,
這回的效果不怎麼好,相片整個雜訊還有噪點都有點嚴重,底片用的是過期十年的《柯達黃金400》。
完整相簿請點:201008-09 第四捲LOMO作品
關於底片機....
就敬請期待我的後續文章了。
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
[攝影] 相遇在薰衣草森林
有好久沒有開著車出去玩了,
我喜歡開著車前往一個名叫「目的地」的地方,
這次,也是臨時決定要來新竹尖石鄉山上的《薰衣草森林》,在這風和日麗的一天。
跟著這些照片一起感受這一切吧!
完整相簿連結:20101121 相遇在薰衣草森林
《薰衣草森林》是兩個愛作夢的女生一起開的,在新竹、苗栗、台中各有一間分店。
遠遠就可以聞到薰衣草的花香。
園區內有各式各樣的薰衣草花卉,以及一整片草地。
一進來入口就可以看到五個很可愛的信箱筒,也是這個地方的招牌。
我最喜歡這一個 - 送給「快樂的自己」。
由於地理位置相當高,所以有一種騰雲駕霧的感覺,景色宜人。
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設計者的小巧思,繽紛的色彩,奪目。
園區內提供簡餐、咖啡、輕食,一百元的門票可以抵消費。
第一次用這顆鏡頭,還不太習慣。(茄子腿入鏡)
超好吃的冰淇淋,而當然就是要點「薰衣草」口味啦!
隨處可見的大熊,伴隨著每個熙來往攘的遊客。
等了一個多小時才排到的座位,圖為十分美味的「薰衣草」雞腿排。
接下來繼續分享當天的其他張照片。
完整相簿連結:20101121 相遇在薰衣草森林
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
[隨拍] 天空系列參篇 - 城市
來到新竹生活就要滿五個月了
我覺得每個城市都有屬於該城市獨特的氛圍
不管是給當地的人或者像我一樣是外地來的旅人
時間相處久了對於一個地方也都會越來越熟悉且漸漸地產生了情感
又濕又冷的淡水
田野鄉間的神岡
狂風呼嘯的新竹
我手裡握著一張車票
而上面印著
目的地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