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2月8日 星期二

[短評] 你很布希亞耶!

今後,如果人家告訴你:「你很布希亞耶!」那麼你要知道人家是在說你很「後現代」。

十九世紀工業化的生產帶動了社會整體經濟力,而二十世紀則是在藉由社會化的過程提升了大眾消費力。就是在社會不斷地演進與重組,社會被視為一部龐雜的「擬仿機器」,這部機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,有不同的操作邏輯所主導;對應於社會機器的運作,又有主導性的價值及意識型態結構,或稱之為「再現」的系統,透過這個系統,人(subject)理解社會機器的轉動。

到底什麼是「後現代」?北美社會學家布希亞(Baudrillard)在1970年發表出來的「後現代主義」(postmodernism),再現與現實之間 – 符號與符號之間的現實世界裡所指的事物之間 – 的區別崩解了,我們便得到模擬虛像(simulacrum)。

換言之,後現代就是結合了「再現」與「擬仿」不斷地複製與拷貝過程,而符號與真實就變成無法區分清楚了。

再現,是一種事後的效果,或是真實的蹤跡,存在於意義作用及意義生產的層面中,它在根據真實或起源的事物來判斷對錯的場域中操作(所以,我們所觀看的電視新聞都是社會真實的「再現」而非「反映」);而擬仿,是一種起源與真實的缺席狀態,只是一種純然的操作:吸取統計資料,訊息符碼,它的運作與對錯、真偽無關。

符號是基本真實的反映
符號遮蓋,開始脫離並且扭曲基本真實
符號遮掩了真實的缺席
符號與基本真實沒有任何關係


-- 再現的影像與符號經歷著四個連續的歷史階段(Baudraillaur, 1983)

當符號與真實混淆不清,擬仿運轉中所生產出的真實也就成了「超真實」(hyper-real);比真實還要真實。近日爭議不斷的蘋果日報「動新聞」,利用動畫的手法創造一個比真實還要真實的虛擬畫面,還原各種案發現場,先暫且不談動新聞是否違反新聞道德倫理,還是NCC妨礙了新聞媒體自由,在這個充滿感官刺激的社會,動新聞的確成功地滿足消費者的慾望。

當分不清楚身上背著Cuggi、LV包包,是因為產品本身的實質消費,還是是因為名牌符號的炫耀性消費;
當電視媒體「全民最大檔」裡被模仿的政治人物和真正在議會質詢的政治人物,到底哪個才是真實;
當美國即將打造和小說中一模一樣的「哈利波特」主題樂園;
當凱蒂貓、OPEN醬登台,大家爭相搶購收集;
當「光陰的故事」所引領出來40、50年代的懷舊風;
當「建弘」走在路上會被阿公阿媽們大聲斥責、叫罵;

我想,這就是所謂的「後現代文化」發展出來的社會現象。


所以下次有人罵你:「你很布希亞耶!」你就會知道了。

0 回覆:

張貼留言